作者简介
史铁生(1951年1月4日-2010年12月31日),中国当代作家,原籍河北涿县,生于北京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,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,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。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,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。
史铁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,他的作品以真诚著称,探索生与死、残缺与爱情、苦难与信仰、写作与艺术等重大哲学和文学命题。他的文字风格清新、质朴而又不失深刻,被誉为"中国最具灵魂的作家"。
尽管身体残疾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便,但史铁生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。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文学奖项,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2010年12月31日,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逝世,享年59岁。他的遗体捐献,用最后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代表作品
我与地坛
散文集 · 1991年
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,记述了他在地坛公园沉思生命意义的过程,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,文字真挚动人,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。
务虚笔记
长篇小说 · 1996年
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长篇小说,通过多个角色的命运交织,探讨了爱情、命运、记忆等主题,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。
病隙碎笔
散文随笔集 · 2002年
作者在病痛中写下的随笔集,记录了他对生命、信仰、爱情、文学等问题的思考,文字坚韧而富有力量,展现了面对苦难的勇气。
命若琴弦
短篇小说集 · 1986年
以瞎子琴师的故事探讨了生命的意义,告诉我们即使目标是虚幻的,追求的过程本身也具有价值,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哲思。
我的丁一之旅
长篇小说 · 2006年
一部探索爱情与欲望的长篇小说,通过主人公丁一的视角,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爱情的本质,具有强烈的实验性。
灵魂的事
散文随笔集 · 2005年
收录了史铁生关于信仰、精神、文学等方面的思考,展现了作者对人类灵魂问题的深切关怀,文字富有哲理和洞察力。
经典语录
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,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。——《我与地坛》 "
人生如梦,命运无常,不必太执着于结果,重要的是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。——《病隙碎笔》 "
所谓命运,就是说,这一出"人间戏剧"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,你只能是其中之一,不可以随意调换。——《务虚笔记》 "
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,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"更"字。——《病隙碎笔》 "
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。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。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。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。——《我与地坛》 "
我的读书笔记
我的笔记列表
《我与地坛》中的生命思考
2023-09-10史铁生在《我与地坛》中对生命的思考让我深受触动。他说"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",这种面对死亡的坦然态度,让我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。我们常常过于追求结果,却忽略了过程中的美好。地坛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,更是一个精神家园,让作者在那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。
还没有笔记,开始记录你的阅读感悟吧